智慧农田助力精准农业:物联网技术提升5600亩大田管理效率
北京市农业领域正加速推进物联网技术应用,通过"智慧生产管控平台"实现大田作物精准管理。该平台由市数字农业农村促进中心、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等9家单位联合开发,依托传感器、无人机等设备构建天空地三维监测体系,实现对土壤墒情、作物长势、病虫害等农情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分析。
农户可通过手机远程控制圆形喷灌机,精准设置水量和时间,完成智能化灌溉。平台在通州、顺义等区已建成5600亩智慧农田示范场景,形成数据驱动的农田管控体系。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还建立了覆盖926人的作物技术服务微信群,60余位专家在线指导农户科学种植。春耕期间线上培训累计覆盖25万人次,有效提升农业技术普及效率。
2025年北京市将开展粮食作物高产高效生产技术培训,培育更多掌握智能农业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。这种"电子眼+云端诊断"的物联网应用模式,标志着北京农业正从经验种植向数据种植转型,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科技支撑。据统计,该技术体系使农田管理效率提升40%,水资源利用率提高30%,充分展现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核心价值。
数据要点:
1、5600亩智慧农田示范:物联网技术已在通州、顺义等区落地,覆盖5600亩大田,实现水肥精准调控、病虫害智能预警。
2、25万人次线上培训:春耕期间,依托专家微信群和云端直播,农业技术培训累计覆盖25万人次,提升农户数字化种植能力。
3、40%管理效率提升:智能灌溉与数据决策体系使农田管理效率提高40%,水资源利用率提升30%。
关键词:物联网农业、智慧农田、精准灌溉、数字农业、智能监测、云端决策
引用源:[中国农业信息网]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_北京春耕新气象:“原来种地全靠经验,现在靠数据”
本文内容源自第三方公开报道,引用仅为信息传递之目的。天地农网不对原文真实性、准确性负责,不构成任何投资或操作建议。用户据此决策需自行承担风险。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tdnwshangwu@slanet.cn,我方将于48小时内响应处置